其他

为什么花了时间学习,还是没任何改变?

2016-12-01 精读君 精读

【精读君曰】


精读君此前在某篇谈及“高效学习”的文章中,看到这样一条留言:为什么看了你很多文章,也学习了其他资料书籍,花费很多时间,也很努力,却没有改变?


对于这位读者的提问,你也有同感吗?找到解决办法了吗?在精读举办的第十一期每周一谈中,精读君邀请了三位读友,一起探讨“如何高效学习”的问题。三位参与的读友分别为茗烟:商场导购;第三王权者:中专生;Summer:金色雨林学习能力老师。


下面就一起来看看,对于这个话题,他们是怎么看、怎么解决的。



【一】


你的学习有质量、有效率吗?


精读君:自我评估,你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怎么样?


茗烟:我喜欢掰词掰句地看,效率不高,也就一周读一本书。


第三王权者:我自己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很一般。


Summer:效率不高,主要看兴趣,动机、专注力;就我个人来说,在资料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。



精读君:有哪些学习方法,是你体验后觉得有效果的?


茗烟:我喜欢稻盛和夫的《干法》,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学习中。把大目标细化成小目标,细化到每天。


比如,我的大目标是一星优秀导购员,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学习,一是我的商品知识服务技能,现阶段我能够给顾客介绍产品的优势及功能买点,但对厂家背景和制作工艺的学习较为欠缺;二是企业理念的学习。我认为清晰自己的目标,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很容易。


第三王权者:缺什么补什么,对什么感兴趣学什么。并且在学的过程中勤做笔记。


Summer:我一直在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。我属于场依存性强的人,受外界的影响大,所以需要加强自我监督,不定期看些书或者碎片化阅读能对自己的认识起到很大帮助。我是需要拿笔记下来的,阅读的同时拿笔记下关键点,理出脉络。


看书是看完一遍,再回头记。看公众号文章是直接记,当场消化。主要是记下关键点,再理出脉络。



【二】


你了解学习的成长曲线吗?


精读君:你觉得学习质量和效率不高,主要是什么原因?


茗烟: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两个:不想学,不会学;不会学欠缺的是方式方法,不想不愿意是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。应该反思自己的学习目的性。


第三王权者:我认为是学习途径的选择,以及自身的原因,比如内心浮躁、心不在焉。


Summer:我是深感年龄渐长,意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。我本来不爱学习,可是不学习不思考没见识,总觉得是种辜负。我认为效率不高主要是在精力分配和时间管理方面欠规划。


精读君手记:对于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,精读君这里补充一点,即不了解学习成长曲线(如下图)。




看不到学习效果的人大多都是在图中的“缓慢开始区尝”试了一小段时间,发现没什么变化就放弃了,于是又换了很多其他方法,也一样;小部分人在进入到“加速提高区”后,获得一定成果,但离非常牛逼的状态还有一段距离。只有极少数人,经历了非同寻常的磨练,或是更长时间的积累,才突破进入高原区。



【三】


如何做到学以致用?


精读君:你怎么看学以致用,学和用之间是什么关系?


茗烟:用是学的体现、是学的输出,学是过程。用是学的目的,学的时候都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。我觉的学到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应该拿来用的。


第三王权者: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,由浅入深,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地。学和用是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

Summer:我们首先是生存,我们的欲望会要求我们自身知行合一,提高生存质量。应试教育那些年,为了用而学,却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,然后陷入一个怪圈,不学也罢。学生时代总是理想的,眼界也没有开拓。现在出社会变得更实际了,深感学习的重要性。


精读君手记: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过“知行合一”的观点。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,并转化为技能。那么,理论要转化为实践,需要经历哪些过程呢?请看下图的“学习金字塔”。




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,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: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,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(平均学习保持率)的多少。


可见,要做到学以致用,只听和阅读是不够的,最基本的是需要做笔记、复习、复盘、和他人交流,自己再进行实践 —— 也就是“刻意练习”。



【四】


如何突破学习的瓶颈?


精读君:学一段时间后陷入瓶颈,觉得长进不大,你建议要怎么办?


茗烟:我没有瓶颈,我觉得这种情况应该是学会突破自己。长进不大我觉得是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,或是思路不清晰。我认为,为了什么而学习并不是纯粹地为了学而学。首先应该明白自己的需求,清晰地了解自己。工作也好,学习也罢,不懂可以让领导理理思路,让别人给自己提提意见。


第三王权者:①为学习找动力,比如找个学习上竞争对手,激励自己。我同桌就是我的竞争对手;②反思旧的学习方法,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。


Summer:①自己偷偷懒,才有精力做后面的事情;②做计划,允许计划实现不了,但重要的是心态,对自己说我可以做到哪里,不必说我一定要做到哪里,小步实现。


精读君手记:学习陷入瓶颈时,或许还可以参考游戏模式,给自己制造一个反馈机制。比如,每学完一段时间,或一段内容,就给自己一个奖赏激励反馈,以及信息记录。


奖赏激励可以让你马上产生反馈和收获感、愉悦感、甚至多巴胺,借此来『欺骗』大脑,认为学习其实是件很开心的事情,人的本性是唯乐原则,开心就会激励你不断重复这件事。例如一个月为测量单位,你就会发现,原来自己一个月下来竟然读了10本书,写了20篇文章,做过20份报告等等。



【五】


什么才是碎片化时代的高效学习法?


精读君:现在是碎片化的时代,如果要学有所成,你觉得要注意什么?


茗烟:每天进步一点点,日积月累不断实现自我超越;我觉得现在要进行深度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,所以还蛮认同碎片化学习的。个人觉得碎片化学习很方便,带本书,有时间就看看,不论什么时候,要注意的主要可能还是要提高专注度吧。


第三王权者:对于作为学生的我来说,应该是合理使用碎片化时间,比如规划好课余时间,别人闲的时候,我就要打起精神来学;经常温习过去学的知识,提取精华到实际生活中去应用。


Summer:观念不跑偏,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信条;找到兴趣点,要有所取舍,感兴趣的才多关注,因为信息多而杂是会影响判断;另外,在这个节奏快的时代  碎片化是很高效的,可以迅速积攒谈资。


精读君手记:碎片化阅读有利有弊,利的一面读友们都谈到了,那么弊的一面又是什么呢?碎片信息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,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,最明显的方式就是: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。


因此,当我们在碎片化阅读后沉下心再回头去看时会发现,我们什么东西都不记得了。因为这样阅读往往只能让我们学到表面上的东西,而非背后的原理,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。长期碎片化阅读的后果就是,我们的思维变得狭隘,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。


那么,解决碎片化阅读的弊端有什么办法呢?精读为大家提供的一个方法是——通过看微书来进行深度阅读。查看精读的微书合集,请点击阅读碎片化时代,如何做到深度阅读?


以上就是本期每周一谈的全部内容,希望三位读友的讨论能为学习有瓶颈的朋友带来启发。如果你也有许多学习、阅读感悟不吐不快,欢迎加入精读读友会,定期与读友聚会一堂,促膝长谈。


在这里,读友们一起阅读打卡,共读好书

在这里,读友们感受到一起默默坚持的力量

在这里,读友们一天一天地变成了行动派

在这里,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

……



↓↓↓点击阅读原文,查看9期每周一谈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